天才一秒记住【八戒小说】地址:http://www.bajiexs.org
“不是那种什么枕叶顶叶闭著眼睛都能穿的简单位置?”
陈小根意外发现,这个作者在研究中,放弃了传统相对粗鄙的开颅活检,而是果真如標题般,
运用了ct引导,在顳枕叶这种相对危险的位置,成功取得活检。
一张张影像图片和操作步骤,写的详尽得当、配合默契。
他大感意外。
当然,其实类似的穿刺技术,他们羊城市第一附属医院也会做,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在做之前,都会彻底评估利弊。
一旦主管医生觉得穿刺难度较大、风险太高,就会劝说家属,直接选择开颅手术了。
很多时候,医疗决策要权衡多方面的利弊,不仅仅是病人的利弊,还有医生方面的利弊。
如果穿刺风险太大,那索性不如放弃,转为直接开颅。
並且在开颅的过程中,直接想办法把肿瘤一併清除,说白了,也就是跨过了术前诊断那一环节。
这种方法,也是现如今主流的神经外科肿瘤的手术治疗经过,
他继续往下审读文章.
『这个病人,术前影像发现了患者颅內血肿术中ct提示血肿增大,同时行ct引导下血肿清除术..”
“居然还术中清除了血肿!
?”
“喷喷喷、不错不错!”
这几声不错,饱含著欣赏。
想到深处,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神情变得复杂起来。
他心中暗:“以前科里总担心风险过高,对这类穿刺操作不屑一顾,也不稀罕开展。”
“不过就像这篇报导中体现的,针对颅內肿瘤引起的某些併发症,比如血肿、脓肿,穿刺还是很有效的。”
“它既免去了大刀阔斧的治疗成本和风险,也大大降低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痛苦。”
“所以啊,每一门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不能因为它风险高,就对其视而不见、不予重视。
想到这里,陈小根已然打定主意,要给这篇文章开绿灯通过了。
不仅如此,他心里还萌生出一个念头,特別想认识认识这篇文章的投稿人。
因为他敏锐地注意到,对方提供的ct和mri片子,都相对模糊一一併非图片质量问题引发的那种模糊,而是设备相对简陋导致的。
他一眼就看出,对方的来歷,绝不是大型三甲医院。
“要是在二甲医院能做出这种操作,那大概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专科医生才敢尝试吧?”
他自言自语道。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甚至是主任医师!
“也不对—应该还是副主任医师,大概是某位卡职称多年的副高,想要凭藉这篇文章迈过正高门槛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