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八戒小说】地址:http://www.bajiexs.org
谢明哲因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球媒体蜂拥而至,发布会现场混乱。
他面对闪光灯沉默不语,沉浸于自己的计算世界。
记者尖锐提问自闭症与天才关系。
谢明哲用公式推导证明科学纯粹性,震撼全场。
谢镇山在直播前紧握扶手,第一次清晰看到小儿子眼中的宇宙。
北欧斯德哥尔摩的深秋,空气清冽如冰,古老的建筑群在铅灰色的天幕下显得肃穆而庄重。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即将在这座城市最辉煌的音乐厅内拉开序幕。
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此,镁光灯追逐着那些即将登顶人类智慧殿堂的学者。
此刻,距离音乐厅不远的格兰德酒店顶楼套房内,气氛却与窗外的喧嚣形成了奇异的反差。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斯德哥尔摩老城如画般的屋顶轮廓线,而窗内,却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宁静。
谢明哲安静地坐在宽大的丝绒沙发一角,深灰色的定制礼服完美贴合着他清瘦的身形。
他微微低着头,视线并未投向窗外壮丽的景色,也没有落在房间中央那束由柳氏亲手插好的、散发着清雅香气的白玫瑰上。
他的目光,专注地落在自己摊开的掌心——那里没有奖牌,没有演讲稿,只有一支最普通的黑色水笔,以及一张边缘被手指摩挲得微微发皱的酒店便签纸。
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符号、公式以及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缩写标记。
他的指尖偶尔极其轻微地移动一下,仿佛在无形的空气中拨动着宇宙的琴弦,进行着旁人无法窥见的复杂推演。
窗外透进来的冷光,在他低垂的眼睫下投下小片阴影,将他与房间里的其他人,以及外面那个喧闹的世界,温柔而坚定地隔离开来。
谢砚秋站在几步之外,正低声与诺贝尔基金会负责媒体对接的专员进行最后的确认。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语速快而清晰,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到位,确保稍后可能出现的任何风暴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沙发角落的弟弟。
谢明远则坐在另一张椅子上,膝盖上摊开着一本厚重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年鉴》(他声称是为了了解本地文化),但镜片后的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房间里每一个细微的角落,评估着安全细节,像一个最尽职的守卫。
柳氏坐在谢明哲身边,距离不远不近,既不会打扰到他,又能在他需要时第一时间伸出手。
她轻轻整理着儿子礼服领口那枚小小的、造型简洁如数学符号的铂金领针,动作温柔得如同拂去花瓣上的露珠。
她的眼神里,有难以言喻的骄傲,更深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守护。
房间里唯一显得格格不入的,是站在窗边的谢镇山。
他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穿着谢砚秋为他精心挑选的深色西装,双手习惯性地背在身后,目光沉沉地投向窗外那片陌生的异国天空。
他似乎在看着远方教堂的尖顶,又似乎什么都没看。
他的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下颌线绷紧,那是一种面对未知战场时本能的审视与凝重。
几天前,当谢明哲因“开创性地构建了描述复杂系统临界相变行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理解从量子纠缠到生物集群乃至金融市场的广泛领域提供了革命性数学框架”
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如惊雷般传回国内时,谢镇山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
这个奖项的分量,无需他人赘述。
但随之而来的,是史无前例的全球关注,是无数双眼睛的审视,其中必然混杂着好奇、质疑,甚至不怀好意的窥探。
尤其是谢明哲的特殊性——他的沉默,他的“与众不同”
,在这个时刻,会被放大到何种程度?会被怎样解读?谢镇山戎马半生,习惯了刀光剑影,却对这种无形的、聚焦于他至亲骨肉身上的“风暴”
,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与担忧。
他放在背后的手,无意识地紧握成拳,指节微微泛白。
音乐厅的金色大厅内,华灯璀璨,衣香鬓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